演绎大爱的矿工六兄弟

2016-11-03 来源:河南能源化工集团

众所周知,非血缘造血干细胞吻合的概率非常低。然而,在千秋煤矿,6年内就有6名矿工捐献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挽救了6名异地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这在全国都非常罕见,堪称生命的奇迹。10月31日,记者来到这6名矿工身边,采访他们的感人故事。

34岁的千秋煤矿机电四队副队长李鹏,早在2009年就参加了煤矿组织的“献爱心”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当时,在志愿书上签字时,他表示:“如果有需要,我愿毫不犹豫地进行捐献。”

2011年1月,三门峡市红十字会通知,他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与上海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随后,在经历了高配、体检合格程序后,确定配型成功。2011年3月2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他一次捐献120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第2079例、义煤公司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没有什么事情比救人一命更有意义了,我做了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李鹏说。

和李鹏同批参加“献爱心”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的工友王小博,在李鹏成功配型后的5个月,也进入了河南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

2011年8月18日,经过4个小时的连续采集,162毫升鲜红的血液从他体内缓缓流出,挽救了福建一名患白血病的13岁男孩。

“在得知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后,我表达了强烈的捐献意愿。身为普通的煤矿职工,能够有机会去挽救一个生命,这是我觉得非常光荣的一件事。”王小博说。

短短时间内,两例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在该矿内部引起不小的轰动,紧接而至的第三例成功配型更是让整个矿区激动不已。

2011年11月中旬的一个上午,热衷义务献血活动的该矿运销科职工李新建突然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陌生电话:“您的血型指标与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相符,您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这名患者吗?”当确认对方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院的医生后,李建新当即答应。2012年1月中旬,配型成功。

等待救助的那名患者当时已33岁,患的是急性白血病,需要从李新建身上采集3次干细胞,每次200毫升。采集完成后,李新建的两只手肿得像刚出炉的面包。但他说:“我感到很光荣!”

正能量就像暖流在矿工中间流淌。很快,2013年8月22日,该矿职工豆亚杰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日子到来了。当天,在妻子陪同下,豆亚杰走进了郑州市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

由于他的血管比较细,在采集过程中,护士几番努力,虽将导血管插入了血管,却不能成功分离造血干细胞。“那时,我的双臂已经被针头扎得发青,护士都不忍心再下手了。但想到白血病患者正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我就对护士说,抓紧时间继续扎吧,有人还等着救命呢。最终,17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被顺利收集起来。”豆亚杰回忆说。

采集结束后,承载着关爱的造血干细胞被立刻送往北京,当天晚上就移植入患者体内。2013年9月4日,当得知移植自己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的患者正在逐步康复,豆亚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说:“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

两个月后,该矿另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王大伟接到三门峡市红十字会人员打来的电话,通知他与一名17岁患者造血干细胞高配成功,如果患者体检合格,就能接受造血干细胞捐赠。

2014年1月15日中午,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一切准备就绪。王大伟平静地躺在病床上,从容不迫地伸出了双臂。

当时陪同他的已有6个月身孕的妻子说:“我为人女、为人妻,也即将为人母,深深体会到一个生命对于整个家庭的重要性。我想,捐献造血干细胞,他不仅是挽救了一个人,更是挽救了一个家。”

创造生命奇迹的感动还在继续。2016年8月18日上午,该矿为矿区第六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万宝午赴郑州捐献造血干细胞举行欢送仪式。

在整个采集过程中,万宝午的妻子和3岁的孩子、省红十字会的负责人一直守护在他身边。当看到200毫升造血干细胞被装进中华骨髓库干细胞储运专用箱,万宝午动情地说:“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每一名健康的青年人应该做的。配型成功能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去生的希望,我感到既幸运又光荣。”(高 勇 司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