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煤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通过‘搭台子’‘铺路子’‘架梯子’,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9月20日,义煤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联合说。
抓住“大趋势”,活力加速激发,创新之路越走越远。义煤公司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陆续印发科技创新市场化运作管理办法、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产学研项目“揭榜挂帅”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对关键岗位、核心人才、技术骨干进行差异化工资倾斜和重点激励。积极推行项目负责人制等新兴科研组织方式,综合运用公开竞争、定向择优、滚动支持等差异化遴选方式,签订“军令状”,赋予科研团队更多自主权,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
下好“先手棋”,要素加速集聚,创新之花越开越艳。变换科技攻关思路,采用广泛、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注重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协同创新,突出成果应用及资源的有效配置,把“1院8所”(技术研究院+8个研究所)下沉到矿井一线,全力推进锚网索支护、注浆减沉、保护层开采、地面区域水害治理、瓦斯高浓度持久抽、矸石综合利用等18个全要素工作专班的工作开展,破解了一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创新能力,瞄准产业发展瓶颈强突破,大力实施关键技术项目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难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打好“主动仗”,潜能不断释放,创新之果越结越多。通过在东部矿区实施地面区域水害治理,在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大幅度缩短治理工期,预计减少投入7384万元。通过大力推进智能化建设,冲击地压矿井采、掘工作面全部实现智能化,提升了安全系数。通过保护层开采,在孟津矿试验开采保护层,卸压保护效果明显,瓦斯治理钻孔抽采浓度由15%提高至90%以上,全年通过瓦斯发电可增收近300万元。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校企“联姻”成果丰硕,“厚强含水层大区域绿色治理示范工程”荣获绿色矿山重大工程奖二等奖,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超过3400万元。通过积极推进煤矿瓦斯发电项目建设,“减碳”“降碳”,变废为宝。先后在孟津煤矿、新安煤矿、新义矿业和义安矿业建设4座瓦斯发电站,每年可发电约2000万千瓦时,创造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通过在新义矿业试点开展注浆减沉技术,破解了村庄下采煤“搬不起、搬不动、无处搬”的难题,“大跨度采空孤岛工作面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减沉开采技术研究”荣获河南省煤炭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成功置换出煤炭资源135万吨,多回收煤炭资源价值4.27亿元。通过深入推广硬岩巷道深孔聚能微差爆破技术,新安煤矿随着打眼深度提升,每米巷道节约综合成本3596元。新义矿业每米巷道节约综合成本1496.3元,开拓大巷单进由55米提升至65米以上,硬岩掘进由60米提升至75米以上。